分类列表
这是有关电磁兼容性解读的第三篇,前两篇已经分析了电驱动的电磁干扰源以及干扰的分解路径,再依据GB/T 18655-2018和相对不靠谱的GB/T 36282-2018 电磁辐射王者电驱动系统也有很多对手,它的防御力怎么样呢?这次,我们仍旧是依据在《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中提到的抗干扰性标准和2020版提到的GB/T 36282-2018对电驱动系统的抗干扰的能力做多元化的分析与相关测试标准的解释。
抗干扰度(EMS)又称电磁敏感度,敏感度越低,抗干扰的能力越强。EMS有可以分成两方面,分别是传导抗扰度(Conducted Susceptibility, CS)和辐射抗扰度(Radiated Susceptibility, RS)。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有关标准,EMS 相关项目又包括静电抗干扰测试(IEC61000-4-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IEC61000-4-4)、浪涌(冲击)抗扰度(IEC 61000-4-5)以及射频传导抗扰度测试(IEC61000-4-6)等。
通常来说,抗扰度测试就是对受试设备(Equipment Under Test, EUT)在特定电磁环境中施加无用试验信号(干扰信号)和有用试验信号(正常工作信号)后,观察其是不是达到相应规定的水平。抗扰度测试基本原理图如图 1所示:
在测试前,EUT 是没有一点损坏、功能完好未受任何干扰的,和正常工作时状态基本一致。随后慢慢加大干扰信号的强度,当加入的干扰信号上升到一定抗扰度电平值时,便可了解其电磁抗扰度性能。注入干扰信号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辐射和电压、电流注入法。
那么, 对于电驱动系统,外界的干扰源有哪些呢,是怎么干扰的呢,EMS的测试标准怎么规定的呢?
我们已经分析过电驱动系统的干扰源和干扰路径,在EMC分析的第一篇文章《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电磁兼容性(一)》中就提到了分析方法,同样对于抗干扰度的分析,我们也要知道干扰源是哪些,干扰又是怎么进入电驱动的,如图2,我们再把电动车“干扰源”拿出来:
车内电力电子设备种类非常之多,如DC/DC、压缩机的启动与工作,会作为干扰源影响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而且除了图里罗列的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人体所带的静电,手持电子设备的辐射,也会作为干扰源对电驱动系统来进行干扰。
在干扰耦合路径上,干扰源通过辐射和线缆传导的方式将干扰信号输入电驱动系统,图中不难发现,最直接干扰路径的还是电源线缆和信号线。
我们了解干扰源和干扰路径,就要通过试验模拟干扰,来判断电驱动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电驱动系统电磁抗干扰度测试要考虑哪些呢?我们仍旧是先参考下《安全指南2020版》中唯一提到的GB/T36282-2018。对电磁抗干干扰度,GB/T36282-2018章节5.2中给出了三种试验方式:
第一个,电磁辐射抗扰度,这中间还包括了两种测试方法,为电波暗室法(ALSE)和大电流注入法(BCI),标准中如下:
文中写明测试方法也都来自另一个标准GB/T 33014,BCI规定了1-400MHz频段抗干扰度测试,ALSE规定了400MHz以上频段的抗干扰度测试:
上述三个抗干扰试验,分别对外界辐射干扰,低压传导和静电放电干扰进行了模拟测试,似乎还少点什么,我们再看一下《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5.5.3.2中电磁辐射抗扰性是怎么要求的:
不难发现,除了GB/T36282-2018所提到的测试项目,瞬态传导抗干扰的测试还包括了信号线,试验标准为GB/T 21437.3。 所有测试项目完全对应上节我们考虑的干扰路径,最后这个表格是个很好的总结,可以当作电驱动抗扰度测试的条目规范。 具体的试验方法和评判标准在每个标准文件中都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测试只是分析验证的手段,无论分析EMI还是EMS,我们强调的还是EMC的分析的方法,这里再回顾一下:
本篇主要分析了电驱动抗干扰度及其测试标准,《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5.5.3.2基本全面的总结了电驱动EMS测试规范,但不同的整车厂会根据整车部件的布局及不同应用场景的考虑,会增加更多的测试项目,但具体的分析方法都是如出一辙,也是最关键的。后续我们会对EMC相关国内外标准做整理总结,希望小伙伴们持续关注!